爱运动,更要“懂运动”
生命在于运动,运动需要科学。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,影响健康的60%以上的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。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,是实现全民健康最积极、最有效,也是最经济的手段。
自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,健身热度在我国不断高涨。放眼神州大地,从体育馆到健身房、从校园操场到社区花园、从喧闹广场到惬意街巷、从远郊山岗到田园乡村……运动中挥汗如雨的人们随处可见。健身已经成为影响千家万户的时代新风尚。
但同时,我们也应该看到,我国成年人中经常锻炼的人员比例处于较低水平,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多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。即便是运动一族,其力量、耐力、柔韧性指标的变化也不容乐观,多数人在体育活动的科学性上做得还不够。
既要爱运动,更要“懂运动”。健康中国,呼唤着参与热度更高、运动质量更好,热爱运动、合理运动的“达人”积极行动起来。
科学运动从我做起
每个人都应追求科学运动,而不是盲目运动。
一是学习形成科学健身理念。将体育运动当作生活的一部分、一种生活方式,主动去运动,进而养成良好锻炼习惯,坚持终身锻炼。
二是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。健身之前先评估身体状况,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,减少运动风险。
三是科学搭配不同运动而舍弃其他运动。运动也应像饮食一样平衡搭配。
数说
37%&40%
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年~2030年)》提出,到2022年和2030年,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%以上和40%以上。
3次&30分钟
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、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,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体育锻炼。
47%&28%
《柳叶刀》的研究称,包括羽毛球、网球等挥拍运动,会降低47%的全因死亡率,排名第二的游泳能降低28%的全因死亡率。
科学运动的五个基本原则
1.适度
2.柔和
3.均衡
4.循序渐进
5.个性化
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
●有氧运动。比如健步走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。
●抗阻力训练。包括俯卧撑、哑铃、杠铃等项目。
●柔韧性练习。可以做瑜伽、弯腰摸脚趾、打太极拳等。